>>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2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 温暖的足迹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美丽新宁夏建设迈上新台阶
——宁夏交出高质量发展五年答卷
2022-06-07 07:31:59   
2022-06-07 07:31:59    来源:宁夏日报

  8时,银川火车站,D3503次动车组列车呼啸驶出,奔向远方;

  10时,吴忠市红寺堡酒庄有限公司,从固原市原州区移民来的童宝林身着整洁制服,工作起来一丝不苟;

  15时,同心县第一小学四年级(2)班的智慧课堂里,语文老师余桂兰在讲台上借助电子白板教授课文,讲台下的学生们各持平板电脑上课;

  20时,原州区中河乡庙湾村梁云文化大院,69岁的梁云带着乡亲们欢歌起舞;

  ……

  这是梦想成真的声音,这是百年梦圆的样子!

  这,就是梦想照进现实的幸福时光。

  “未来5年,对宁夏发展至关重要。”2017年,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句句千钧,明确了以后5年的主要奋斗目标。

  时间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足迹是奋斗者筑梦的见证。

  站在5年后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回望。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作了深刻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宁视察,科学阐述了“新时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美丽新宁夏、怎么建设美丽新宁夏”这一重大理论课题,切中了宁夏现实问题、指明了宁夏前进方向、赋予了宁夏时代重任、明确了宁夏重点任务。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这5年,宁夏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砥砺奋进、实干兴宁。

  这5年,宁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完成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美丽新宁夏建设迈上新台阶。

  新与旧的转换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在建设之初,被自治区赋予了“再造一个宁夏经济总量”的目标。

  宁东基地大部分企业,依托煤炭资源,着力探索由煤到甲醇、二甲醚、尿素,到烯烃、煤制油,再到煤制乙二醇、精细化工、高性能纤维及可降解塑料、锂电材料等产品,持续地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不断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使煤炭“由黑变白”。

  宝丰能源就是将煤炭“吃干榨净”的企业之一。

  站在企业大厅的沙盘前,一期、二期……伴随着项目不断建设,企业的发展过程一目了然:坚持走清洁化、集约化、高端化工艺路线,成功打造了集“煤、焦、气、甲醇、烯烃、聚乙烯、聚丙烯、精细化工、新能源”于一体的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这5年,是我们发展最快的5年。”企业负责人坦言,企业接续发展的动能,依靠的是科技创新、依托的是工艺革新。一方面通过与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专利商和设备制造商合作,不断强化煤化工关键核心技术、工艺和装备升级,节能降耗,着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实现煤炭资源更加清洁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大力推动新能源与煤化工融合协同发展,加速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进程,不断谋求产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2019年5月,宝丰能源成功在上交所A股主板上市,总市值超千亿元。到2021年,宝丰能源净利润相比2019年上市时增长翻倍,盈利能力持续攀升。

  如果说宝丰能源还是以煤炭资源为根基,那么宁夏简墨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依托的是技术应用。

  石墨烯材料被称为新材料之王,是目前发现的导电导热能力最强、厚度最薄且重量最轻,同时也是最坚硬的材料。以石墨烯技术为支撑,简墨延伸出橡胶制品、采暖用具等。

  “宁夏有石墨烯的原材料?”记者问。

  “没有。”企业负责人苏青一口否认。

  “那是宁夏市场比较大?”记者又问。

  “我们的产品更多销往全国各地。”苏青一笑,之所以选择布局宁东,为了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了尽早融入宁东产业链中。

  宁东的这5年,就是宁夏这5年的缩影。

  这5年,宁夏坚持产业转型升级不动摇,产业发展由粗放向集约、由低端向高端、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8.2%,5年提高9.6个百分点,制造业对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超过45%。

  这5年,宁夏坚持创新引领,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建立“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机制。加强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克了一批新型煤化工、智能制造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4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综合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共享铸造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打印产业化设备,枸杞、葡萄、滩羊等特色农业产业技术研发走在全国前列。研发经费投入强度5年提高0.46个百分点。

  贫与富的距离

  背靠青山、面朝麦田,门口的各色花朵开得正艳。

  彭阳县白阳镇中庄村村民乔守恒坐在院子里,咂一口茶,看着新箍出来的两孔窑洞,新盖的一座房屋,心里只剩下美。

  “我们习惯住窑洞,冬暖夏凉。”见记者诧异为什么还会箍窑洞,乔守恒笑着把记者迎了进去。窑洞内光线充足、干干净净,不仅用了钢筋巩固,还用砖贴了面。再到一旁的房屋内,新中式家具透着古色古香。

  “不仅是我家。这两年大家伙都一样,村里人的日子都是一天比一天好。”乔守恒感慨。

  这5年,中庄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对耕地进行了高标准改造,发展畜牧、种植等产业,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67元,村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乘着村子发展的东风,乔守恒的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

  如今,乔守恒的儿女都已在银川工作,自己则故土难离,留在了村里。

  乔守恒的新房子,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自己住。吴忠市红寺堡区永新村李文俊家的房子,则是为了让腰包更鼓。

  “欢迎来到8号民宿!”面对游客,李文俊笑容可掬。

  李文俊是“苦出身”。

  “我是从海原县搬迁到红寺堡的。小时候,上学路上来回就得2个多小时,尤其在下雨天,山路上基本走一小段、滑一大段。”坐在家中的摇椅上,李文俊回忆往昔。

  2018年,当了半辈子农民的李文俊有了新选择:永新村要打造休闲旅游民宿产业。

  “我们都知道,国家、自治区都在全力进行脱贫攻坚,政策力度前所未有。既然村党支部有了规划,跟着走肯定没问题。”李文俊对当初的选择,十分自豪。

  他把家里的空房腾出来精心装修,门口挂上了“第八号民宿”的招牌。参加培训学习,艰难却也如愿转身成为一名旅游业从业者。

  作为村里早期改造的民宿之一,如今李文俊家的民宿一年纯收入达到五六万元。

  “这是做梦都梦不到的好日子!”在不同的地方,乔守恒和李文俊异口同声。

  他们的好日子,得益于宁夏坚持尽锐出战,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5年来,全区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撸起袖子加油干,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982年至今累计减贫350万人,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减贫80.3万人,西海固地区彻底告别“苦瘠甲天下”的历史,我区历史上首次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5年来,全区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抓产业、强基础,脱贫地区经济发展实力不断增强。闽宁两省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砥砺前行,当年的移民吊庄闽宁村发展成今天的闽宁镇,昔日的“干沙滩”变成了今天的“金沙滩”,成为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成功典范。脱贫人口生活显著改善,“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中南部九县(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7505元增加到2021年的12786元。

  黄与绿的交响

  对宁夏人民而言,生态建设,是从区情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4月初,记者到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公益林区,被一片山花烂漫所震撼。

  5月底,再到林区,已经是绿染山坡、郁郁葱葱。“我们争取社会公益捐款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资金4000多万元,在这万亩土地上,植树造林,为美丽新宁夏再贡献一份力量。”全国劳模王有德对这里的每一片林地,如数家珍。

  在这个地方植树不容易,山体陡峭、荒漠化严重。

  基金会采用“五位一体”治沙模式,用削高填低、清石换土、修筑梯田等方式,种植公益林,修建蓄洪池和节水灌溉水池。8000多亩治沙造林和经济林,大多数是这5年完成的。

  固原市六盘山西峡国有林场五锅梁林区里,松涛阵阵。

  记者随手一拍,就是“封面照”。再翻看泾源县林业部门提供的老照片,这里和许多地方一样,曾经“斑斑点点”,道路泥泞。即使是本地人,也不愿“来此一游”。

  经过这几年不断养护,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不少游客的打卡地。

  “ 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宁夏人的共识。

  这5年,我区主动担当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使命,探索推进用水权、土地权、山林权、排污权“四权改革”,着力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宁夏。

  这五年,我区生态环境和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制度机制不断完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入选全国生态修复十大典型案例。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效,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深入推进,“四尘”“五水”“六废”共治联治成效明显,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奋斗者的脚步永远向前。

  站在新起点上,让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智往一处谋,为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踔厉奋发、继续前进!(记者  周一青)

<p>  贺兰山生态保卫战让山脚下的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龙泉村从曾经的盐碱地,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游景点。本报记者 党硕 摄</p>

贺兰山生态保卫战让山脚下的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龙泉村从曾经的盐碱地,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游景点。记者 党硕 摄

<p>  在宁夏金晶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操纵机械手码垛。</p><p>  本报记者 白茹 摄</p>

在宁夏金晶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操纵机械手码垛。记者 白茹 摄

【编辑】:尤天竹
【责任编辑】:尤天竹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